正在阅读:尧舜之乡 人文薪传——周馥故里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村落祠堂 / 正文

底纹2.pn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尧舜之乡 人文薪传——周馥故里

转载 周宇2023/01/30 12:29:58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作者:华政 263 阅读 0 评论 6 点赞

尧舜之乡 人文薪传——周馥故里

皖江南岸东至县,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郡,境内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

东至县升金湖

县城尧渡镇,相传古时舜帝躬耕于此,尧帝闻其贤,千里来访,渡河于此而得名,现存尧渡河、舜耕山(又名大历山)等历史遗迹,素有“尧舜之乡”“尧城”的美誉。

山水尧城

尧城春晓

历山揽胜

尧渡镇近郊的梅城村,因宋代诗人梅尧臣曾在此任县令,“有德政,人去民仍思之”,故名梅城。梅城村中有一自然村,曰周村,周氏家族世居于此。晚清时期,年轻的周馥(1837-1921)因战乱外出谋生,后官至两江总督。

出生于尧舜之乡,身受先贤熏陶,在祖父周乐鸣“布衣暧,菜根香,读书滋味长”谆谆教导下成长的周馥,酷爱读书,终生与书相伴,为人重义,为官清廉。

周馥接官厅

梅城周村西侧遗有周馥接官厅,传为周氏家族会客之所。接官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后为防白蚁侵蚀,周馥第四子周学熙(1866-1947)按原有样式重建。

周馥为官期间,曾数度回乡,死后亦叶落归根,安葬于家乡云雾坑。周馥墓园原有牌坊、亭阁和神道等,今均已荒废,但神道上几尊水泥雕塑仍保存完好,栩栩如生,形态各异。

洋灰坝

在诸多周氏遗存中,洋灰坝、万善桥是备受百姓称赞的慈善工程。据史料载,尧渡河和梅山河等河流汇合处,每至汛期,洪水合流冲刷河道两岸,威胁两岸的居民生活。1924年,周学熙捐款修建洋灰坝,以护河岸,河坝有3米高,近千米。如今,洋灰坝厚实的墙体依然静静守护着河流岸边的百姓家园。

万善桥

万善桥所建之处,曾是一条乡间要道,原为木板桥,每到雨季,诸多不便。1933年秋,周学熙从唐山等处运来钢筋水泥,在乡绅们的协助下,于次年4月建成了这座桥。万善桥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仍基本完好。

周氏宗谱

周氏一脉尊崇家规家训,诗礼传家,并乐于发展家乡教育事业。民国11年(1922年),周家在梅城南门建“宏毅学舍”,取《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之意。学校聘请知名学者前来任教,学制为补习班两年、预科班三年、本科班五年。

祠堂里的家风课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如今,东至周馥家族心系国家、诚惠桑梓的事迹和情怀,成为当地街头巷尾的美谈,更潜移默化,渗透到东至人的心灵深处。漫步周馥故里,时常能看到学子传承家风、弘扬周氏文化。虽数经历史沧桑,故物已老,但周氏文化却经久流传,辉煌依旧,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已有0人点赞

底纹2.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