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传统村落——福建南平政和县澄源乡上榅洋村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村落祠堂 / 正文

底纹2.pn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中国传统村落——福建南平政和县澄源乡上榅洋村

转载 周宇2021/05/31 22:20:34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网络 作者:凤鸣岐山 3032 阅读 0 评论 10 点赞

      上榅洋村位于政和县澄源乡南部,建于唐代,因系刘姓立基,故原名刘村。后相继有周、范、阮、杨、陈等姓迁入,人口渐增。宋熙宁年间,因村民营救朝廷官兵,御匪有功,仁宗皇帝特赐旨改村名为治地。元朝元统元年(1333年),改治地为上榅洋,沿用至今。上榅洋现有村民1500余人,95%为周姓。可分为唐乾符末迁入的周龙七支系和南宋时迁入的周益四支系两部分,以周益四支系人口居多。该支周氏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首次撰修《上榅洋周氏族谱》时,采录祖源地寿宁平溪老谱中之《族规》《族训》及《家训》资料多则,并由十六世孙周肇敬详加整理,内容十分丰富,从中可以看出该村周氏自古就十分重视立族、治家及对子弟的教育,其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一、村落选址

       据传上榅洋村原有范(居范山淀)、阮(居阮上)、陈(居陈厝林)、杨(居杨禄堀)等姓居住,后刘姓迁入后,有一母鸡在现上榅洋古村落处(原始森林大树头)生下一窝鸡蛋,待孵出小鸡后带回家中,刘姓人寻到孵小鸡处,认为是风水宝地,遂迁居此处。随后他姓即日益衰落,而刘姓自迁至此后则日益兴盛,原因是此处风水极好,故称“刘村”。刘村立于梅花仙巔凤山山麓,形如小盆地,四面群山环绕、五水归堂(分别是洪坑、南坑、上洲、岭尾、上亭);五座凤山聚秀,称五凤朝阳(分别是村庄主龙两凤为雌雄,村前三凤,即碓林、细墘崙、杉树下均为祖墓),五凤分为两主三宾,村后主龙雌雄两凤,雄凤在左伸出左翅(傍山林岗)雌凤居右伸出右翅(傍山仔岗)双双展翅飞翔,犹如夫妇比翼双飞。村庄即在双翅怀抱之中安详坐落,三宾在村前相对迎面朝拜两主。上榅洋周姓在一九八四年第二次修家谱时周道耀赞诗曰:主山形取凤朝阳,两主三宾聚跃翔;遥远奔腾龙脉壮,罗星镇口地舆昌。


二、立村历史悠久

       相传,上榅洋周姓由周龙七公与周益四公先后分别从杭州、寿宁平溪徙居至此发派。据历史记载,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周龙七公因避贼寇从杭州几经周折逃至刘村(956年当时龙七公十七岁)与刘天生翁同居共爨,至宋乾德元年(963年当时龙七公二十四岁)天生翁将女配与周龙七公。周龙七公于公元956年逃入刘村迄今已有1060年之久,而刘姓当时家族十分兴旺,一个家族发展到家族旺盛需要几百年时间,再加上范、阮、陈、杨等姓居住时间,故此上榅洋村历史可追溯到一千五、六百年之远,即隋朝或南北朝之北周年代。

三、治地更楼与礼仪之乡

(一)治地更楼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村民奋勇杀寇,皇帝敕建更楼,其建筑为方形四柱三门,四层土墙建筑,各层四面留有瞭望窗与射击孔;北東门通往富垅、澄源、寿宁,北西门为村庄入村门户,南门通往筠竹洋、郢地,周宁、郑源、镇前、政和,北东门与南门设有厚木板门闸,夜间紧闭两门则闭塞所有路口。上榅洋村民历来忠义,宋、元、明、清以来,曾凭更楼多次击退贼寇匪盗侵扰,为国家安宁立下汗马之功。更楼地下建排水暗道通村外,上铺厚石扳九条,谐九族同堂之寓意。相传为周姓寻宗问祖之标识。更楼为皇帝聖旨敕建,故村民凡订婚兑彩、结婚新娘与妆奁都要绕行更楼下经过,取聖旨吉祥之意。老人仙逝要年登五秩以后之人入棺才能放置更楼下待出殡,有命长寿终之意。

(二)礼仪之乡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宁德贼首李德滔先后两次劫夺刘村,刘村聚集村民男女于六月十八日杀出,不敌贼寇大散,复于二十八日又集村民男女排一青龙阵,贼兵误入龙口大败,刘村杀败贼寇。当时福建将军郭英奉命获贼,将情报入京都,神宗皇帝敕旨赐建更楼,竖立土城,赐更锣更鼓,置大炮,派两名钦差紧守关津,并将刘村改为治地;又至大元皇帝元统元年(1333年)贼如蜂起,治地村民集众杀贼,官府报入京都,钦赐偿劳,并将治地改为上榅洋沿用至今;又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十月,下庄巡检司(当时执法机关)長官邹锦云奉命到宁德(今周宁县)与政和交界处西溪一带查禁私制硝磺弹药,遭匪围困临危,吾村先人毅然率勇士连夜前往解围拯救,邹长官感激不尽,呈报上级蒙准恩赐“礼义之乡”匾额一方,以示褒扬。

四、龙传庵与桂花树

(一)龙传庵

龙传庵始建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由周福谏公为首所建。分左中右三进,左为饍食厅,右为奶娘宫,正堂为佛堂&#39,塑有三宝佛、观音菩薩、金童玉女、伽蓝真宰、地藏王菩薩、文殊菩薩、普贤菩薩、二十四位尊天菩薩、十八罗汉等满堂诸佛。宣宗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十四世卓雲公又为首募捐续建龙传庵下栋,两边为诵经阁,中厅后塑韦驮佛像,前面塑弥勒佛,面对大门,笑口常开,佛阁两边书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历史变迁,改朝换代。解放后在公元1952年破除迷信,庵中佛像被毁改作学堂;后于1967年因年久失修被拆除;复于1989年由村民集资募捐重建,于1990年二月二十一日告竣。重新建造之龙传庵,上栋只建正堂与左廂,故将左廂改为奶娘宫,祀奉陈林李三位大奶;正堂塑观音菩萨与金童玉女,正宫塑三宝佛,即如来佛、释迦牟尼佛、药师王菩萨;左边神龛塑伽蓝真宰、地母娘娘;右边神龛塑祖师老爷、地藏王菩萨;左右两壁上行塑二十四位尊天菩萨,下行塑十八罗汉。下栋中堂里面塑韦驮佛像,前面塑弥勒佛,面对大门,笑口常开,佛阁左右书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下栋左右两廂仍为诵经阁。






(二)桂花树王

       在龙传庵天井,高高耸立着两棵高大茂盛的桂花树。2010年林业部门考证树龄为450年,被誉为“夫妻桂花树王”。据传,这两棵桂花树是益四公派下十一世孙文腾公去福州做木材生意,在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文腾公时年41岁)从福州买来栽种,由于桂花树生長极为缓慢,所以是在福州生長近200年的成材树木移来栽种的。这两棵桂花树种在左右天井相距两米左右,左为阳为雄,右为阴为雌。故左边桂花树为雄性,在土墩上1.5米左右分成三株支干,单为阳,其中一株支干又在分叉上1.5米左右又分成两株,寓意夫妻结婚生子添丁,此树雄性树干共有四株支干,凸显四季发财;右边桂花树为雌性,在土墩上1.5米左右分成两株支干,双为阴,寓意成双成对,永不分离。这两棵桂花树宛如丈夫抱着儿子,与妻子倘佯在公园的花径上,多么浪漫、幸福的一幕。桂花树的树冠伸出屋顶,茂盛翠绿的枝叶像似硕大的两朵蘑菇,又如一把保护伞,护佑着千百万乡邦人等四季平安,一生幸福。桂花树一年春(三月)、秋(八月)两季开花。开花季节,香飘十里之外,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五、八景附诗

(一)五凤聚集
其一·叶瑞琪

舟山屹立凤朝阳,展翼高飞喜奋扬。

盛世来仪徵郅治,乡闾信获作祯祥。

其二·周规旋

吉地祥钟信有由,丹山几看凤来游。

三宾端拱迎双主,秀气融蒸福不休。

(二) 九龟合奇
其一·叶瑞琪

旷观水族最为灵,游洛祥呈九点星。

瑞献东方能灼物,决疑伴蓍德维馨。
其二·周规旋

何来灵物护村居,点缀厅观景有余。

问渠集此年几许,千山不与主山违。

(三)鳞潜涧里
其一·叶瑞琪

鳞潜涧里弄银刀,翘首龙门万仞高。

不用僧繇加画锁,任他风雨起波涛。

其二·周规旋

村流屈曲到前川,倏见金鳞伏水妍。

任是丹青临绘画,也疑骨格出开然。

(四)梅花仙巅
其一·叶瑞琪

奇峰缥渺起祥烟,昔日曾传有列仙。

精爽至今犹赫濯,频繁时荐表徵虔。

其二·周规旋

巍巍耸崎一高山,像似梅花未许攀。

赢得仙人常驻足,村农祈祷笑开颜。

(五)罗星镇口
其一·叶瑞琪

远望山峦隱约间,奎光璧映袂联班。

乾坤经纬点明验,躔度纵横趁往还。

其二·周规旋

平地突起一山峦,镇住村流大可观。

天教此星罗水口,堪舆莫作等闲看。

(六)伏狮滚球
其一·叶瑞琪

峭拔狰狞景独超,恍如狮子戏层霄。

扬髯奋鬣真雄劲,横拱村中秀气饶。

其二·周规旋

金狮蹲踞气雄豪,欲滚珠球肆翔翱。

观势犹如沙场马,不离不拐见功高。

(七)红岩参天
其一·叶瑞琪

山主有石实堪铭,状似庵中菩薩形。

仰视红岩光灿烂,村居照到耀门庭。

其二·周规旋

灵岩一片插虚空,热烈参天观血红。

忆异他山功琢力,转移计欲问愚公。

(八)深谭印月
其一·叶瑞琪

水轮皎洁荡潭中,蟾魄波光一样同。

照见嫦娥如在水,蛟龙迂合愈朦胧。

其二·周规旋

闲看秋水一潭清,夜月湛沉镜面平。

记得当年垂钓日,废忘寢时到三更。

六、五谷真仙

       上榅洋村庄主龙岗顶有五个山峰,中峰最高,周围四个小峰,形似梅花,传说有“五谷仙”驻顶,故称“梅花仙巅”。《政和县志》记载:“如在政和黄熊山登高而望,县治正南文笔山是由西里上榅洋梅花仙巅发支而来。”可见此峰之高。仙巅边侧有一块岩石形状如牛。传说经常夜间跑到周宁东洋源糟塌农作物,守候农民寻不到此牛,后用米浆泼其身上,随牛赶到上榅洋梅花仙巅,祷告五谷仙,仙翁一怒之下,砍断牛角镇立于此,再未生事。又传说民国初期,镇前裡洋村全洋禾苗患稻瘟,当时没有农药,裡洋村每年六月都要迎供裡洋仙巅仙翁,村民祈求仙翁保禾苗,裡洋仙翁告曰:要保禾苗需求上榅洋仙巅五谷真仙。村民即按仙翁所告,备办供品,请阴阳先生前往上榅洋仙巅祈祷五谷真仙,后数日全洋禾苗复活如初。五谷真仙即神农氏后稷。后稷姓姬名弃,为黄帝轩辕氏之嫡系。因出生时被认为不祥,被父抛弃,故名弃。弃幼时善种植农作物,幼小时就能自给口粮。成年后爱好农耕,被帝尧荐为农师,主管全国农业,后被尊为“后稷”。在帝尧时,后稷发展了农业,“播时百谷”、“五谷熟而人民育”、“有大功于天下”,故立为谷神,成为农神,号曰“五谷真仙”。每年六月初一,上榅洋村村民都要备办供品聘请阴阳先生敲锣打鼓前往梅花仙巅供奉五谷真仙,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乡邦清吉,五谷丰登。

七、祠堂、茶楼、亭阁

(一)祠堂

      龙七公与益四公的后裔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乙亥年)在村尾建造祠堂三栋,里栋奉祀龙七公派下公婆,外栋奉祀益四公派下公婆,吾族系敦颐公派下裔孙,故称“爱莲堂”。下栋为益四公派下所有,每年正月迎供奶娘道场设在此。龙七公派下裔孙又于2003年在原祠堂旁边新建祠堂一栋。

 (二)茶楼

       周益四公派下第六世孙成财公在南坑大湾尾建造茶亭一座,供过客饮茶。十二世孙士達公在郢地岭建茶库亭一座可居住一户人家,士達公还置农田数亩,作为烧茶供过客佽用者家人免租居住耕种。后于1958年政赛公路开通后拆毁。

(三)亭阁

       上榅洋村四条大路均建有凉亭,为过客避雨乘凉歇息之用。南坑亭系周福谏公建造,后于村公路开通移建南坑岭头;洪坑亭系朝孙公建造,因年久失修倒毁;当演朝亭系金銮公建造,亦因年久失修倒毁;岭后亭系良启公建造,于民国期间重修建造,现保存完好。

八、古厝、古井、古榅树

(一)古厝

       上榅洋古村,立村于唐前北周年代,兴于宋元,繁荣于明清。民居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分上下栋,下栋三级阶上上栋;三进房型,中为大厅,可供办酒席摆六桌,正宮安神位,正中观音菩薩等神佛神位,左为福德正神神位,右为历代宗先神位;左右边为房间,下层为寢室,上层为倉间;后廂中厅分开为二个膳厅,左右为寢室;后天井居中,左右为厨房;下栋中为外天井,左右廂间,下层多为厨房,上层或为倉间或为寢室。一般一栋厝可居四户人家,多数为兄弟分居或堂兄弟同居。全村完好保存一百多栋民房。其中清中叶建筑,雕龙画鳳,或雕刻八仙神像,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清末民初与现代建筑居多,建筑风格大致相同,不过越古老,越窄越矮,随年代逐渐增宽增高。据传刘姓开基房屋在外井坪旁边,里外两栋并建,外栋会客,里栋为主人会集,这种房型尚存两栋,现已陈旧,主人多迁居故未修。

更有一栋特殊建筑的三栋厝里,以三栋并建,进大门叫外厅平时会客所在;再进一门,里边分东厅西厅两栋,男丁集东厅,女丁集西厅,平时官员到此宅只能进外厅不能进里栋东西厅。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居住六户人家,直至1980年后因主人多数盖新房迁居而失修倒塌成废墟。

目前还有好几栋清末建筑保存完好,大门石刻对联尚存数副
横批:濂溪风月

对联:清節素丝新雨露,春风细柳旧家声。
对联:濂溪遗俗耀先哲,石阁留风启后贤。

对联:燕翼百年承祖武,渊源千载溯濂溪。

(二)古井

       全村有四口千年古井:外井坪水井、深坑水井、上亭水井,这三口水井保存完好;半天堂朝下水井,据说是用来镇梦魂岗火星岩的,近年因修半天堂朝路被填,去年村里发生火灾,我建议村人要择个吉日清开此井,以镇火灾。这四口水井都是看风水地理先生用罗经格定,各有其用,请完好保存。

(三)古榅树

       村子周围原有九棵榅树。村后直崙尾二棵,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砍一棵,现存一棵;菜垅尾二棵,上世纪七十年代被砍一棵,现存一棵;上亭垅仔两棵水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村人砍伐未存;瓦厂坪岔仔一棵尚存;庵里龙七公墓头一棵尚存,此棵榅树周围被毛竹团团围住,好似众星捧月,极为壮观。这八棵榅树树龄均在四、五百年,可惜现在只存四棵,虽历经数百载沧桑,且苍翠高大参天,雄伟壮观。村东更有一棵十分神奇的千年古榅。其榅树干内空,外围需九人合抱,洞内可放一张方桌,放四条长凳,坐十二个人,可见其树洞之宽敞。树干高九米处長有九株支干,其中最大支干横截面直径过90公分,九株支干高大参天,其树荫可遮盖大半个村子。约在1950年此树洞壁上还長出一株幼树,犹如胎孕。后于1984年一村民在树头烧土灰,树干被烧毁后被砍伐。当时全村村民为之悲恸不已,泪流两颊,极度伤心。

九、上榅洋风水知多少

五凤朝阳:主龙双凤,三宾即碓林、细乾崙、杉树下。

五水归堂:洪坑、南坑、上洲、岭尾、上亭。

两蛇会合镇水口,水口三十六曲入長潭,龙(山)虎(山)争斗鱼(山)虾(山)受伤钟(山)受槌。

明月東升、仙牛拜月、金线吊葫芦、金猫捕鼠、金猫当镜、金猫洗面、狮子滾球、回头狮子、猛虎跳墙、蛤蟆跳际、美女缠足、观音坐橱、老狗盘窝、金鸡孵蛋、群牛出栏、架上金盆、炉里金钗、洞中蛇、梁上燕、流涎虎、下山虎、林中虎、双筷夹馒头、蝙蝠山、蜈蚣山、琵琶山、灯盏山、乌驴(太极)山、龟山、蚌山、蟹山、熊山、旗山......

已有0人点赞

底纹2.pn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